1.小果上小学以来,逐渐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阶段小果主要面临的发展危机是( )。
A.友爱亲密对孤独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一年级的强强认为:“我不喜欢吃苹果,大家都不喜欢吃苹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强的思维( )。
A.具有刻板性
B.没有守恒的概念
C.以自我为中心
D.具有不可逆性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中学生形成了自我同一性时,他们就可以获得( )的品质。
A.意志
B.忠诚
C.关心
D.希望
4.玲玲特别喜欢老师以多媒体的形式教学,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学习知识,她感觉更容易接受。可见玲玲是一位( )。
A.视觉型学习者
B.听觉型学习者
C.动觉型学习者
D.触觉型学习者
5.我们个别谈心是针对个别人进行的疏导,其形式主要有个别谈话、个别访问、书信谈心等形式,着眼于解决个别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问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谈心前要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性格特点等
B.谈心时要以诚感人、换位思考,在平等的前提下展开谈话
C.为了不给学生压力,尽量不选择“一对一”谈话
D.根据不同类型的谈话对象,采取不同的切入点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对应的冲突分别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感对停滞感、完善对绝望。
选项A,成年早期(18~30岁)对应的冲突是亲密对孤独,如果发展成功则会获得爱的美德。
选项B,学龄期(6、7~12岁)对应的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如果发展成功则会获得能力的美德。
选项C,学前期(3~6、7岁)对应的冲突是主动对内疚,如果发展成功则会获得方向和目的的美德。
选项D,青年期(12~18岁)对应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如果发展成功则会获得忠诚的美德。
综上所述,“小果上小学之后,体会到能力与成功之间关系”,说明小果这一阶段主要面临的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题干中“我不喜欢吃苹果,大家都不喜欢吃苹果。”这说明强强不会考虑别人的喜好,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该思维体现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故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思维的刻板性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主要指作判断时只能用一个标准或维度,如:认为长发的就是女生,短发的就是男生,穿裙子的一定是女生。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
B选项,没有守恒的概念是指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思维未获得物体的守恒,不明白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属性)是恒定不变的,如:小孩不知道切成四瓣的苹果和原来的苹果是一样大。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
D选项,思维的不可逆是指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思维不能转换,如:小明知道他有个哥哥叫小亮,但问他,“小亮的弟弟是谁?”,该阶段的孩子就回答不出来了。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
综上,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选项A,意志。儿童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自主感”,这阶段儿童学会各种动作,学说话、做事,要求独立,渴望探索新世界,从而产生自主感。这时期儿童便开始介入到自我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是合作与专断、自由表现或控制自己的决定性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便形成“意志”的品质。
选项B,忠诚。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同一性”,价值观和职业目标的确立标志着同一性的建立。相反,则会导致同一性混乱。如果青少年获得的同一性超过角色混乱,便会形成“忠诚”的品质。这种忠诚的品质能使青少年无视与自己价值相违的观念系统而保持一种既定的承诺。
选项C,关心。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繁殖感”,繁殖,不仅仅包括养儿育女,还包括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创造事物或思想,产生新观念,从事产业生产等等。成人通过养育儿童来表达他们对别人的关心,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东西,形成“关心”的品质。
选项D,希望。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信任感”,是儿童对世界的普遍态度,它是建立人际关系、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如果儿童具有基本信任感超过基本不信任,就会形成“希望”的品质,得到信任的儿童对未来怀有希望。
题干中,中学生形成了自我同一性时,可以获得忠诚的品质。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基于感知模式的学习风格分类,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动觉学习、触觉学习。
A选项,视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对于视觉刺激较为敏感,习惯于通过视觉接受学习材料,如景色、相貌、书籍、图片等。他们适合于自己看书和做笔记进行学习,而不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和灌输。
B选项,听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较为偏重听觉刺激,他们对于语言、声响和音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甚至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当学习外语时,他们喜欢多听多说,而不太关心具体单词的拼写或者句型结构。
C选项,动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身体力行参与到实践中时,学习效果最佳。当参与课堂活动、实地考察或角色扮演时,他们可以记住新的信息。
D选项,触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参与到“动手”型的学习活动中时受益最多。他们热衷于操纵物体,乐于构建、修复、制作和整理东西。
题干中玲玲喜欢多媒体形式教学,喜欢通过图片、视频学习,说明玲玲是一位视觉型学习者。因此,A选项正确。
综上分析,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选项。
5.【答案】C。
解析:个别谈心的步骤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谈心前准备。要翻查谈话对象的经济调查表、学习成绩单等资料,并向同学了解其平时表现、性格特点等相关情况。设想好谈话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谈心过程。在谈心过程中,辅导员应从了解情况入手,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逐步引入谈心的正题,同时要掌握分寸、以诚感人,运用表情、语言、动作等谈话技巧,使双方情感产生共鸣,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感,从而达到谈心的目的和效果。三是谈话后跟踪。在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还应注意跟进掌握情况,也可请学生干部予以观察并定期汇报。如有需要可以反复约见,并协助其解决困难。因此选项A、B两项说法正确。为了不给学生压力,尽量选择“一对一”谈话,同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型的谈话对象,采取不同的切入点,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C。
更多教师类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拓知教育网站(www.ahjspx.cn)或“师道拓知教育”微信公众号
电话:0551-62678862
合肥总部:合肥市蜀山区环球金融广场B座7楼
考试项目 | 2022安徽教师资格证笔试 |
报名时间 | 9月2日8:00-5日17:00 |
审核时间 | 9月6日17:00前 |
缴费时间 | 9月8日24:00前 |
准考证打印 | 10月25-29日 |
笔试时间 | 10月29日 |